當前,數字技術已普遍進入生活、生產各個領域,5G、AI等技術正在融入各行各業,數字技術正在加速融入實體經濟,煤炭作為重要能源和工業原料,在全球經濟中承擔著重要角色。
我國能源結構的基本特征是“貧油、少氣、相對富煤”,作為能源供應的壓艙石,我國煤炭資源稟賦復雜、煤礦安全問題突出。要從根本上破解煤礦安全高效的生產難題,須借助物聯網、大數據、云、AI等信息科技,將煤炭工業由勞動密集型升級為技術密集型,實現面向未來的互聯網+煤炭資源的智能精準開采。
同時,綠色資源量是指能夠滿足煤礦安全、技術、經濟、環境等綜合約束條件,能夠支撐煤炭科學產能和科學開發的煤炭資源量。我國綠色煤炭資源量約5000億噸,按國家能源需求,綠色煤炭資源量僅可開采40~50年。在煤炭作為我國主要能源的地位和作用沒有發生根本改變前,大面積進入非綠色煤炭資源賦存區開采將造成安全、技術、經濟和環境等巨大難題。
要解決煤炭開采所面臨的上述難題,煤炭工業必須由勞動密集型升級為技術密集型。煤炭精準開采將運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改造傳統采礦,對于推動煤炭產業變革,實現煤炭開采顛覆性技術創新意義重大,是未來采礦必由之路。
對此,在信息科技的全面介入下,智能化煤礦要達到全生產要素、全生產全過程的互聯互通,完成“感知、通信、分析、預測、決策、執行”的閉環管理,實現“智能感知、智能決策、自動執行”的建設目標,必須在前期的實踐基礎上,圍繞著面向未來的精準開采理念,即依托工業互聯網架構為基礎的智能煤礦體系,從傳感、通信、平臺、云、應用等不同層面著眼思考。
最核心的是讓“礦區”有了智慧大腦,包括煤炭生產網、煤炭運輸銷售網、煤炭物資供應網和煤炭產供銷全過程財務實時管理平臺,是一個具有數字化、信息化、集成化的管理工具。而這一平臺包含產供銷實時協同管理、生產經營日清月結管理、“雙十體系”預算管理、資金司庫管理4個模塊,在整個體系中發揮了匯聚、共享、協同、決策等作用。
在智慧調度指揮中心,由智能化綜合管控平臺、網絡傳輸平臺、煤礦企業經營管理平臺、云計算中心和安全決策中心的“三平臺兩中心”以及56個子系統構成了礦區會思考決策的智慧大腦。通過“兩中心”實現了產供銷數據與陜西煤業三網一平臺的實時對接,打通信息“高速公路”,承擔起智慧決策分析的重任。
安全生產是煤炭行業的重中之重。智能化綜合管控平臺中將安全綜合預控系統將井下水、火、瓦斯、通風等集成,并通過數學模型做綠、橙、紅三級預警,根據不同等級,發出提示和要求,當井下出現高等級隱患的時候系統會自動接警。
在日常經營活動中,輔助運輸管理中通過車載終端利用“快車系統”,在快速實現叫車用車的同時,還能對區隊車輛使用、里程、結算、評價形成閉環管理。利用歷史數據分析,當行駛軌跡或公里數異常平臺會預警,當車輛行駛異?;蛩緳C出現異常狀態平臺會報警。同時,EAM全生命周期系統對設備物資精細管理,當設備庫存低于需求庫存率的時候會提前預警通知補倉,易損件根據磨損周期會提前發出預警提示,提前3個月或半年報備件計劃等。